Sleepover,故名思义,就是在别人家里过夜。这种儿童社交活动是北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重要传统之一。
正在消失的传统
Sleepover可以在节庆、孩子的生日,甚至随便一个周末举行,通常是由一个孩子发起,邀请一个或者几个朋友到自己家中留宿。负责接待的家庭通常会准备丰盛的美食和各种娱乐活动,家长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还要尽量“隐身”,以便给孩子们创造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Sleepover活动,孩子们学习如何做客人,如何做主人,吃到不同口味的食物,了解到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规则,学习如何在自己的家庭之外生存,这被视为孩子们与原生家庭分离和独立的最初体验与准备。
但有心的家长们可能已经注意到,这类活动越来越少了。现在谈到sleepover,更多是学校、童子军、图书馆、海洋馆等专业机构组织的带有科教性质的集体活动。而对传统社交属性的sleepover,家长们的态度正从欢迎转向恐惧,即使这曾是很多家长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现年42岁的Melanie Lacob就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她在渥太华长大,从8岁起,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她最好的朋友在对方家里过夜,享受属于她们的快乐时光。
但大约一年前,当Melanie十岁的女儿第一次要求在朋友家过夜时,她犹豫了。这令Melanie自己都感到震惊。那一刻,浮现在脑海中的不是童年的美好记忆,而是她在社交媒体和新闻中听到的恐怖故事——近年来,从体育界、影视圈到天主教会,到处都有欺凌和虐待儿童的丑闻。这让她不得不重新思考sleepover是否是个好主意。
Melanie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现在不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实际生活中,sleepover都是极具争议性的话题。一方面,家长认为这是儿童学习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部分,也是迈向独立的一步。另一方面,家长认为潜在的风险太高,其中安全是最主要的考虑。
这种担忧主要源于近年来人们对虐待儿童现象普遍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担心儿童在外过夜时可能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去年美国俄勒冈州一名男子被判刑,原因是他在12岁女儿发起的sleepover活动中,给孩子们的饮料里加入了镇静剂。
这类恐怖故事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YouTube、Instagram 和 TikTok 上有无数来自儿科医生、执法人员和儿童治疗师的视频警告,其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为什么我不让我的孩子去外面过夜”。
加剧恐惧和争论的是缺乏数据。至少在加拿大,似乎没有关于外过夜安全性的可靠数据。家长们只能依靠自己搜集和掌握的信息。而现实显然没有那么美好。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18年的一项调查,约27%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在15岁之前遭受过身体或性虐待,而施暴者往往是熟人。
千禧一代父母对于sleepover的抵触尤其强烈。
36 岁的温哥华妈妈 Karin Jensen 严格禁止儿子在外过夜——朋友或亲戚都不能。“我认为这是千禧一代的特点,”她说。“我认为我们对自己的创伤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更加开放……所以我们对于sleepover有不同的看法。”
43岁的埃德蒙顿妈妈Kari Skelton则向她的17000多名 Instagram 粉丝征求意见,得到了热烈的回应。“我得到的反馈,”她说,“是响亮的’不’。”人们担心的理由多种多样,有虐待和欺凌、孩子们在无人家督的情况下使用科技产品,以及睡眠不足。“
41岁的Parisa Kasaei是伊朗移民。她的父母从小就不允许孩子在外过夜。Parisa和丈夫曾经非常想让孩子们尝试sleepover,但犹豫再三后,还是放弃了——不是出于文化原因,而是为了安全。
不过夜的sleepover?
但也有专家和家长认为,sleepover活动是有好处的。
UBC儿童精神病学家兼教授 Shimi Kang就认为,尽管存在一些风险,但这可能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体验,可以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并且是积极分离和独立的绝佳机会。Sleepover可以帮助建立信心: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应对不同情况的能力,也让孩子们感觉到世界是安全的。
一些家长已经在探索可行的方案,既让孩子有积极的社交体验,又能规避风险。
BC省的Rosalia Rivera曾在童年遭受虐待,现在她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一名老师,在学校教授人身安全课程。她警告说,在外过夜时可能会发生虐待——施暴者是其他父母、家中的亲戚甚至同龄人,因为现在科技产品无处不在,孩子们很容易接触到网络上不适当或危险的内容。
Rosalia认为,这不是要求家长一概拒绝sleepover,而是要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她建议父母在同意孩子在外过夜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重要问题:我对这个家庭有多了解?我的孩子是否了解身体安全?他们是否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为自己辩护(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能力通常始于9至12岁之间);然后再问对方家庭几个问题:什么人会在家里?睡眠安排是怎样的?你们关于使用电子设备的规则是什么?
她说:“与父母进行这样的谈话可能会让人感到有点不舒服,但这总比让孩子处于不舒服的境地要好。”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35岁妈妈Leann则在一个浏览量过百万的视频中分享了自己和女儿“只玩耍不过夜”的做法。
Leann在公立教育机构担任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从而能接触到更多信息——“孩子们在外过夜时因成人或其他孩子的疏忽或不作为而遭遇的可怕经历”令人震惊。
对于sleepover,Leann的做法是接受邀请,但拒绝过夜。她会在约定好的活动结束时间把女儿接回家,不管多晚。如果第二天早上还有活动,她会再按照约定时间把女儿送过去。
经过实践,Leann发现,这么做比想象中容易。孩子一般都能玩到尽兴,不会哭闹着不愿意回家。对方的家长也很容易接受这种做法。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人们的成长环境在变,每一代人都是不同的,对一代人有效的东西不一定意味着对下一代人也有效。作为父母,需要与时俱进。对于sleepover,和数字时代的其他育儿挑战一样,没有一定之规,而是取决于每个家庭。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