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条新闻,炸了半个加拿大华人圈。
据CP24报道,多伦多警方透露,去年11月,一位顾客在多伦多士嘉堡地区Midland Ave附近的Yomie’s RiceX Yogurt(有米酸奶)店内的洗手间意外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摄像头。这位顾客立即向多伦多警方报告了此事,警方随即展开调查,并怀疑可能还有更多不知情的受害者。
据调查人员透露,涉案餐饮店老板在事发前一个月(2024年10月)就已安装该隐蔽摄像头。
近日(4月20日),25岁的多伦多居民Zehan Xu被警方逮捕,目前面临两项偷窥罪指控,案件定于5月29日开庭审理。
警方特别指出,在2024年10月至11月期间曾到访该餐馆的顾客,存在被非法拍摄的可能性。调查人员呼吁在此期间使用过该店洗手间的民众,尽快与多伦多警方性犯罪调查组联系,协助案件调查。
偷拍事件频发,住宿场所成重灾区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是因为公共场所的隐私侵犯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并非孤立事件。 近年来,北美涉公共区域偷拍事件频发,尤其是酒店、民宿等住宿场所。
加拿大海洋省之一的新斯科舍省近期就发生一起类似案件。
据CBC报道,新斯科舍省一位年轻的单身母亲在其租住的地下室公寓浴室天花板上,发现了一个经过精心伪装成螺丝的微型摄像装置。
经皇家骑警调查证实,该摄像设备的线路直接连接至房东住所,涉案房东目前已被控偷窥罪,在条件限制下获释候审。
据受害人陈述,自2024年11月入住该公寓以来,她不仅频繁收到房东的不当短信骚扰,还遭遇过未经许可的擅自闯入。受限于当前严峻的住房危机,这位女士不得不暂时借住在母亲租住的房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住所。
Airbnb内遭遇"监控假期"
无独有偶,类似事件也发生在短租平台。据Global News报道,去年8月,加拿大BC省居民Zorina Mellis在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的Airbnb住宿经历令人震惊。
在短租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这位警觉的房客发现烟雾报警器旁存在可疑布线及USB接口,随后通过特殊的网络检测应用程序确认有不明设备接入公寓Wi-Fi系统。经当地警方现场勘查,确认该公寓内暗藏两处监控装置——一处伪装成烟雾报警器,另一处则隐蔽在壁橱内。
尽管Airbnb平台方展开调查并给予部分退款,但Mellis女士对处理结果表示强烈不满,认为平台未能严肃对待其隐私权遭受严重侵犯的事实。
在消费者权益组织的介入协调下,她才最终获得全额退款。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梅利斯做出"永久弃用Airbnb"的决定,转而寻求更安全的住宿选择。
偷拍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这些案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隐私安全的深切忧虑,更让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为何偷拍乱象频频发生?难道只是因为变态吗?
有分析指出:偷拍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在这个见不得光的领域里,偷拍已从个别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牟利手段。有人专门偷拍他人隐私视频,然后在网络上明码标价出售。
这些偷拍者利用市面上常见的微型摄像头,在酒店、民宿、公厕、更衣室等场所安装偷拍设备,将获得的隐私视频打包出售给特定买家。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视频在一些隐蔽的网络论坛和社交群组里被当作"特殊商品"交易,正是这种将他人隐私直接变现的暴利模式,让偷拍行为屡禁不止。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不要以为这类事件离我们很远,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出差住酒店、旅行订民宿、甚至带孩子去游泳馆更衣室——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场景,都可能暗藏偷拍陷阱。但您无需草木皆兵,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技巧,就能大幅降低风险。
安全专家Michael Jagger提醒,入住陌生环境时应进行系统性的安全检查,以下是专业建议的防护措施。
重点区域物理排查
首先应对房间进行彻底检查。关闭所有光源后,可使用手机摄像头或红外测温仪扫描以下重点位置:电视机底部、路由器、空调出风口等电子设备;插座、烟雾报警器、镜子(特别是双向镜)、淋浴头等隐蔽处;以及所有正对床或浴室的物品。发现红点即为可疑摄像头。
此外,用手电筒照射小孔处(如插座、通风口),镜头反光可能暴露摄像头位置。最简单的防范方法是直接用便利贴遮挡可疑孔洞。
技术手段辅助检测
除了物理检查,还可借助科技手段。使用防偷拍APP扫描同一WiFi网络下的共享设备,若发现超过2台可疑设备需提高警惕。
便携式无线信号探测器还能定位非WiFi的射频传输设备,帮助发现隐藏摄像头。
法律维权须知
隐私专家David Fraser强调,一旦发现偷拍设备,应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这类行为不仅侵犯隐私,若涉及未成年人影像,还可能构成更严重的制作和持有儿童色情制品罪。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单一方法能100%检测所有摄像头,必须多管齐下。专家建议优先采用红外扫描和强光照射等物理方法,因为这些方式对离线存储的摄像头同样有效。保持警惕、掌握正确的防范方法,才能最大程度保护个人隐私安全。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