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根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6月的通胀率升至1.9%,较5月的1.7%有所上升,符合经济学家上月的预测。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通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能源价格影响
汽油价格的降幅收窄(6月基本持平),助推整体通胀。
剔除能源后CPI同比上涨2.7%,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在涨,再加上国外有些地方在打仗闹矛盾,这些都在让汽油价格难以下降。
2.商品价格普遍上涨
耐用品价格涨幅扩大至2.7%(5月为2%);
乘用车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二手车价格出现18个月来首次同比上涨,新车价格同比涨幅达5.2%。
3.家具价格加速上涨
服装鞋类价格涨幅从0.5%跃升至2%,主要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4.住房成本持续攀升
租金同比上涨4.7%,抵押贷款利息成本上涨5.6%。
5.食品通胀缓解
食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8%,低于5月的3.3%,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新鲜蔬菜价格回落,其中黄瓜价格下跌18.3%,洋葱下跌10.3%所致。
这也是自2021年10月以来,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价格首次出现下跌。
对此现象,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分析:“在加元走强、需求疲软背景下,多品类商品价格意外上涨可能反映厂商借‘通胀恐慌’提价的现象。当前通胀结构显示,虽然住房成本仍是主要推手,但商品价格的广泛上涨值得关注。”
央行7月降息无望,9月摇摆不定
虽然当前的通胀率仍低于加拿大央行设定的2%目标,但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4月份政府取消碳税,短期内抑制了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美国对加拿大加征的报复性关税则在推高商品价格。
同时,6月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也算不错,失业率降至6.9%,新增就业岗位达8.3万个。
因此,随着通胀上升,经济学家们愈发确信,加拿大央行将在7月30日的利率决议中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同时市场对9月可能降息的预期也有所下降。
比如,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Thomas Ryan表示:“核心通胀居高不下,表明经济中成本压力依然存在。这将三个月年化通胀率推高至3.5%,创下六个月新高,而这正是加拿大央行重点关注的指标。”
Ryan进一步推测:“加拿大央行在7月降息的大门如今已彻底关闭,而9月的降息也有点悬。”
BMO首席经济学家Douglas Porter也表示认同:“整体报告清楚地表明,加拿大央行在7月30日没有任何理由降息。”
不过Porter也补充表示,如果经济出现明显放缓(这并非完全不可能),9月的政策走向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RBC的经济学家Abbey Xu则指出:“CPI 篮子中年化涨幅超过3%的商品占比上升,标志着2025年迄今为止最广泛的通胀压力。”
因此,RBC维持其原有预测,也就是加拿大央行本轮不再降息。
Xu表示:“尽管经济增长仍面临下行风险,但近期数据与我们的基本判断一致——加拿大央行在连续两次会议跳过降息之后,将不会进一步下调利率。”
TD董事兼高级经济学家Andrew Hencic同样预测:“目前来看,加拿大央行在7月降息的可能性不大。然而,新的贸易威胁加剧了自年初以来笼罩在经济上的不确定性。”
Hencic还指出:“展望未来,贸易谈判的进展,以及6月份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报告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新趋势的开始,将至关重要。我们认为,如果贸易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当前的经济形势可能会促使加拿大央行在今年晚些时候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总结来说,7月30日的央行降息恐怕已经无望,9月17日是否降息要看看未来两个月的经济表现。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能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哦~